历史景观类之《津城古迹》-静园

网友 2024-10-28 02:21:29

PART01背景故事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11月5日,溥仪告别了清王朝占据260多年的紫禁城。从此,他永远地结束了在清宫的皇帝生活,从贵为天子的万岁爷变成一介“平民”。

1925年2月24日,溥仪在郑孝胥和日本人的策划下,经北京东交民巷日本使馆,化装成商人,由北京前门车站乘火车匆匆逃往天津,落脚于清旧臣张彪之宅——张园。这天正是旧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溥仪选择这一天,是期盼着将来重新回到北京,恢复大清祖宗遗业。1929年张彪去世后,张家派人向溥仪收取租金。无奈,同年7月2日,溥仪被迫迁居乾园(今鞍山道70号)。

这所宅子原属安福系政客、曾任民国驻日公使的陆宗舆所有,建于1921年,初名为“乾园”。陆宗舆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底至1916年任驻日全权公使,这期间受袁世凯委派,同日本秘密谈判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运动爆发,陆宗舆与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国人斥为卖**,北洋***迫于压力将其免职。此后,陆宗舆到天津作起了寓公。

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迁居于此后,遂将“乾园”改名“静园”。当然并非想在此求清静,而是要“静观变化,静待时机”,用他的话说,就是“心如秋江静”“静以养吾浩然之气”,静园是承载着他梦想的地方。

PART02景观风貌

入口为一座日式的门楼,穿过门楼后是前院,宽敞的庭院中有假山、喷泉、花坛、鱼池,布景精致。院落中最醒目的主楼为一座砖木结构主体二层、局部三层的西班牙式楼房,多坡红瓦屋面,外墙以暖黄色混水墙面为主,局部为硫缸砖清水砖墙。主楼南墙有一个17米长的游廊连接一座日式花厅。

静园占地面积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2平方米。主要建筑为前后两幢东西混合型二层西式小楼及书房、库房等庭院式住宅。园内草木葱郁,曲径长廊,静谧宜人,是天津租界时期庭院式私人宅邸的典型代表。

主楼中复原了当年溥仪的书房、卧室,婉容的书房、卧室,以及餐厅、议事厅和会客厅等房间。进入主楼便可切身感受到当年溥仪居住其中的情景。

穿过门厅,来到大餐厅,是原来溥仪和婉容举办宴会、招待众多来宾,或是在年节时大宴群臣、亲友的地方,很多政客、军阀和遗老遗少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

二楼是主人的卧室和书房。溥仪的书房是他处理私事,或者秘密召见臣子的地方,任何人未经召见传话不得入内,包括他的皇后和妃子。卧室是他的起居、休憩之处,房内的日式落地衣橱和顶部的木质结构是留存下的原件。

PART03历史与文化

静园是天津市重要的历史建筑,因为末代皇帝溥仪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现在作为“溥仪旧居”供游客参观。1924年11月,溥仪告别了他祖先占据了260多年的紫禁城,结束了他在皇宫的皇帝生活,从一个养尊处优的万岁爷,变成了一个平民百姓,虽然大清已亡,但是溥仪一直抱有复辟的幻想,来到天津,搬到这里以后把这座别院改名——静园,取义“静观其变,静待时机”。

静园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原来的名字叫“乾园”,是当时北洋***驻日公使陆宗舆的私宅。后来溥仪搬出皇宫后便居住在,更名静园,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静园自溥仪搬走后便成为了无主之地,被附近居民霸占了,前前后后易主45次,一个清秀的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的小园子也就这样成了大杂院。好在2007年时,静园的修复工作完成,开始对游客开放,成为津门一绝。

PART04游玩攻略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这里是末代溥仪在天津的住宿,整体的老宅复原的很好,里面有溥仪、婉容、文秀的房间,还有溥仪会客厅、餐厅之类的,家具布置都是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景,进去之后右边还有一个博物馆,里面讲述了溥仪在天津的故事。想要了解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可以来这里看看。

景区票价:20元/人

景区开放时间:09:00-17:30

乘车路线:乘坐地铁6号线、5号线至鞍山西道站下车。或乘坐641路、838路在鞍山西道下车,步行200m即可到达。

PART05小编总结

来到静园,这里是溥仪曾经住过的地方。通过场景复原感受民国时末代皇帝在寓居生活,还可以在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了解末代皇帝的一生,在静园修复展览馆知晓静园的岁月变迁。虽然名叫“静园”,实则并不平静,溥仪的野心已随岁月淡去,但静园依旧矗立于此,用百年建筑见证百年风雨,百年变革。现在还有很多的文化展览还有大型会议在这里进行,来这里的朋友们记得看一下时间安排。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70790.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