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马家大院”看元曲

网友 2023-11-10 15:50:33

正定元曲博物馆,白朴在书房创作(蜡像)

元曲博物馆坐落于正定县城中心地段,由马家大院改建。马家大院,是正定县城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末民初。原本由五进四合院组成,如今仅存中间三个院落,建筑布局严谨,做工考究。这个院落,系原主人马兆霖当年请山西五台县的工人设计施工建造,故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

据《马氏族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山西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马氏历代居住于正定城中心四牌坊一带,马兆霖系第十五代子孙,字徵三,因嗜好习武,人称“武秀才”。他继承父辈家产,先后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这些房屋都集中在正定城内最繁华的大十字街东、南两侧。1933年梁思成先生来正定考察古建筑时,对此也给予了关注。遗憾的是,马氏房产现存较完整者,仅有位于路北的这处“马家大院”,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进四合院,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灰瓦屋顶。院内,紫藤架、葡萄蔓、荷花缸、兰草池、石桌石凳……古色古香,幽静舒适,逸兴悠远。

元曲博物馆建在古宅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人文气息,更能彰显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博物馆以“曲韵天成、遗音流响——正定元曲文化陈列”为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5个展厅270平方米,展板680平方米,展线长220米,多媒体8处,收集高仿元代磁枕26件,古书籍140余册。白朴蜡像、书房模拟造型及其代表作《墙头马上》等,都以直观的表现形式陈列于博物馆内。

元曲有多少曲牌?抬望眼,展厅上方悬挂着林林总总的木质“曲牌”,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尤为令人惊喜的是,元曲博物馆展出26件元代瓷枕,枕上文图,多为元散曲小令或元杂剧绣像,而且大都是磁州窑烧制。瓷枕虽系高仿,文图却是原版,作为当时流行的民间生活用品,元曲内容在瓷枕上如此“风行”,可见元杂剧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博物馆内,还能见到许多老物件,比如堂鼓、唢呐、笙、中阮、板胡、京胡、琵琶等。还特辟一面脸谱墙,供游人趣味拍照。

正定成就了白朴的元曲生涯,在“元曲四大家”中地位显赫。因此,元曲博物馆为他特辟一个独立展厅。书房内,手提羊毫的白朴,双眉微蹙,似在构思。白朴生于金末,长于乱世。元军攻破汴京后,他北渡避难迁居真定,50岁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真定度过的,主要从事杂剧创作,也写过不少词、曲。白朴的杂剧,火爆了瓦市勾栏,铸就了元曲巅峰,形成了以白朴为代表的真定元杂剧作家群。在白朴和一批聚集在真定的杂剧作家的努力吟唱中,真定崛起为元初杂剧兴盛的中心之一。

元代的真定极其繁华。《马可·波罗游记》曾夸耀此地是一座“贵城”,几乎可以与南宋杭州并驾齐驱。“豪商大贾并集于此”,一派歌舞升平的城市盛景。一场又一场狂欢火爆的民间歌舞,一个又一个万众欢腾的岁时节日,点燃了白朴的艺术才华,滋养了其民间传统文化根基,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井色彩及生动通俗之美。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白朴的《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诗文《井底引银瓶》。白诗记述了一出婚姻悲剧: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同居了五六年,但被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逐出家门。在“始乱终弃”的社会风气中,白居易对这位不幸的女子给予同情,并对世人提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的告诫。白朴在戏中所写的内容,大致与《井底引银瓶》一诗相同,但它表现的思想倾向,却与原诗迥异。整个剧本,洋溢着火热的激情。在他笔下,女主人公李千金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这出戏与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一起,被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白朴与关汉卿同时登上元代曲坛,双水并流,两峰对峙,各成一派。元曲博物馆彰显了白朴的文化成就,由此以点带面地印证了古城正定在元曲创作上的巨大贡献。

正定是元杂剧的发祥地,也是元曲文化的繁盛之城。正定县依托厚重的元曲文化,精心打造的这个“元曲”专题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称得上古城正定一张风雅别致的名片。“一座城市的文明,如果仅靠几处古建筑,那将是枯燥的,但如果能结合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遗存,挖掘出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并将其打造成一张文化标签,对这座城市长远发展将意义深远”——著名历史文化学者梁勇先生如是说,我想这应该就是正定县打造元曲博物馆的真正意义所在吧。(砾华文/图)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613.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