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街美食攻略
噜噜熊旅游网
2023-11-03
康熙青花瓷器将明末至顺治青花瓷上的“分水”画法趋于完善,使青花颜色能规律地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这时期的青花瓷最显著特点是造型挺拔,胎体坚缜,釉面莹亮,青花发色靓丽明翠,被推为清代青花瓷器之冠。
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
青花福山寿海图花盆,清康熙,高38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36厘米。
盆折沿,斜壁,近足处凹进一周,砂底无釉,中心有渗水圆孔。内外施白釉。外壁通体青花装饰。折沿上绘缠枝莲纹,花纹中夹杂篆体“寿”字。腹部描绘苍松、山石、海浪、旭日、祥云、蝙蝠等。因松树象征长寿,“蝠”谐“福”音,因此,整个画面寓意海天浴日、寿山福海。近足处辅以荷花纹边饰。口沿下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横排款。
此器青花淡雅,画意生动,寓意吉祥,应是康熙晚期景德镇镇御窑厂为康熙皇帝寿辰而特制的大件瓷器。
青花万“寿”字大尊
青花万“寿”字大尊,清康熙,高76.5厘米,口径37.5厘米,足径28厘米。
尊撇口,短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书写“寿”字,分布于口、沿、腹、足四个部位。口面七十七行,每行二字;口沿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四十八行,每行一字;总共一万个“寿”字,寓意“万寿无疆” 。此尊是康熙皇帝过万寿节(诞辰)时,御窑厂敬献的礼品。
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列整齐,纵横成行,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体现了制瓷艺人的匠心,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缜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而且字字工整,使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器物以“寿”字作装饰往往与其他纹饰相配合,唯独此尊通体用“寿”字作装饰,且设计、书写皆精妙。
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
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清康熙,每件高5.5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7厘米。
杯12件一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其上分别绘有代表12个月的花卉,并且配有与之相对应的诗句。分别是: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书 ,夜月凌波上大堤。”二月,玉兰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四月,牡丹花,“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五月,石榴花,“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七月,兰花,“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十月,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十一月,月季花,“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诗句的结尾用书写的形式钤青花篆体“赏”字。
十二月花卉纹杯是清康熙时期皇宫中使用的酒杯。它的形体轻巧秀美,胎薄釉润,其图案装饰体现出诗画并茂的意境,是康熙时期青花瓷器中颇具代表性的玲珑小品。康熙十二月花卉纹杯也有青花五彩品种。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清康熙,高16.2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9.2厘米。
笔筒呈圆桶形,直壁,口足尺寸相若,玉璧形底足。内外施白釉,外壁的主题图案为青花楷书《圣主得贤臣颂》一篇。文章的结尾用书写的形式钤釉里红“康熙传古”篆体印。文字笔画工整,娟秀清晰。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圣主得贤臣颂》为汉代蜀人王褒应汉宣帝刘洵之诏所作。帝因其颂扬称旨,顷之擢谏大夫。此篇文章在康熙时期的笔筒上出现,体现出康熙皇帝对汉文化的重视。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清康熙,高43.7厘米,口径22.8厘米,足径15厘米。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 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般效果。“康熙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寺庙定烧供奉器物的习俗自明晚期开始流行后,至清代大为盛行。此类器物一般多为民窑制品,器物上留有定烧者及其家属姓名、定烧日期、所居地点以及祈福内容。这种带有定烧日期的器物是民窑瓷器断代的标准器。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清康熙,高45.3厘米,口径13.3厘米,足径14.7厘米。
瓶盘口,短颈,丰肩,长直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绘三角纹,颈部绘如意纹。腹部绘传奇故事《红拂传》。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
此器造型为康熙时新创,因形似旧时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胎体坚硬,胎质缜密,青花色泽青翠艳丽,与莹润洁白的底釉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