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以东-激活非遗能量,体验非凡匠心

网友 2023-11-14 17:36:59

年初,我们推送了一期名为《坐上时光机|回顾历史,感受非遗文化》的文章,意在科普非遗。时隔半年我们想将这些非遗文化项目盘活并以区域体验的形式惠及旅行的你。

于是,便诞生了6月28日在东四胡同博物馆举办的体验匠心*故宫以东爱彼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示范项目北京培训会。这是一场针对非遗匠人开展的国际化旅游技能和文化传播公益培训活动,也是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针对此次活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甄选了区域内体验性、互动性较强的非遗项目,联手Airbnb爱彼迎“体验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示范项目共同进行旅游体验化包装,即将培育形成文化内涵丰富、互动性强的东城“非遗”旅游新产品。

活动后续东子将继续跟进,并为你奉上一手资讯,接下来就是非遗科普时间!关于非遗,那些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有所耳闻,却不甚了解。没关系,以下内容将为你答疑解惑,并附上部分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勾搭~

非遗科普时间吴裕泰茉莉花茶的窨制技艺

提起吴裕泰您最先想起的标签是什么呢?花茶?网红冰淇淋?除了这些,您还要知道:吴裕泰茉莉花茶的窨制技艺已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裕泰的茉莉花茶具有“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的品质风格,“裕泰香”便是因此得来。“制之惟恐不精,采之惟恐不尽,送之惟恐不准”是吴裕泰自创始以来便坚持的信条,历经百年历史磨砺,经过几代传承,流传至今。

茶好,源自精益求精的窨制技艺,秉承“自采、自窨、自拼”的操作原则,吴裕泰历经百年传承打磨,形成了九道独特的窨制技艺。经过一系列传统技艺窨制而成的吴裕泰茉莉花茶,花香袭人,独具特色。

茉莉花茶始终是吴裕泰的主打产品,明星产品“贡毫”应运而生。贡毫茉莉花茶,谐音”更好的茉莉花茶”,是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的代表产品。

非遗科普时间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之一,同时也是燕京八绝之首,2006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泰蓝作为传统手工艺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以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成为载誉世界文化宝库中优秀的艺术珍品。

现代景泰蓝融合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煉等六项中国顶尖工艺,运用千年不变的特制宝石釉彩及950度高温烧制,历经设计、制胎、掐线、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七法及十多道细工,一件斑斓夺目的景泰蓝便脱颖而出了。

“景泰蓝”这个称谓最先见于清宫造办处档案。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全部用瓷器。由此可见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非遗科普时间箜篌

箜篌是世界上唯一的双排弦乐器,这是世界上任何乐器不具有的特点。和声拥有丰富色彩,也是具有世界基因的乐器,是中西方音乐文化千年融合交流的美妙结晶。

箜篌自古以来都属于宫廷乐器,被王族权贵所爱,受到无数赞誉,统治者爱如至宝,不欲流传于外,竟束缚其在民间的发展,加上箜篌本身制作演奏上的复杂性,在清末民国期间逐渐失传。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师们进行大量的研究,通过结合根据书中记载和古代壁画图形为基础,并为填补箜篌在乐器发展史中的空白,结合了西方竖琴的结构原理试制箜篌,一种新型的雁柱全转调箜篌被研制出来,其结构完善科学,后被推广于箜篌音乐中。

目前,全国有数家音乐学院开设箜篌专业,但是因为人才稀缺,所以箜篌的推广一直处于缓慢进行的状态,据《国内学箜篌的地方及弹箜篌的人》统计显示,目前从事箜篌教育的教师不过30人,会弹的不过数百人。北京专业院校毕业箜篌国际拿奖只有吴茜一人。

箜篌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以箜篌为原型的壁画更是数不胜数,箜篌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数架唐代箜篌残品。

非遗科普时间面人彭

面人彭·彭小平是中国非遗领域第一位下海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获奥运设计大赛金奖,获北京工美杯第四届金奖、第五届金奖,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彭小平所传承的微型核桃面人非遗技艺堪称“北京一绝”作品典雅、大气,既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融入西方雕塑的透视,极具独特的艺术风格。

据了解,“面人彭”坚持只做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题材的面人,例如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福禄寿三星等,一个人物一段故事,每个作品都有生动的情节在里面,引人入胜。

非遗科普时间烫蜡

烫蜡起源于春秋战国,这项技术最先被应用在青铜器表面,以起到上光和防止氧化的目的。明朝末期,各种工艺品的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巅峰,这时候木器制作也因为工具的变革而发生了改变。刨子的出现使木材的表面可以变得光滑,天然的纹理得以进行展示。原本为了掩盖不平整家具表面的披麻挂灰工艺被淘汰。为了更好的体现木材之美,我国的能工巧匠将传统的烫蜡工艺运用到了木器上。

木器烫蜡只是传统烫蜡技艺的一部分。但是烫蜡的功能和作用绝不应仅限于木器的范畴。于鸿雁作为非遗传承人候选人,将依据木器烫蜡的技艺结合历史文献及老匠人的口述,将烫蜡技艺在其他领域的运用进行挖掘和整理,使这项流传千年的技艺恢复其原有的面貌和功能。

宫廷烫蜡技艺的传承人——于鸿雁,师从故宫著名文物修复专家。多年来专注于中国古代家具文化及修复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并组建了北京于鸿雁文化工作室,以团队的力量提供文化咨询,策划文化活动,提供教学、讲座等服务。

工作室:北京于鸿雁文化工作室

非遗科普时间堂前燕

踢毽子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形式之一。踢毽子古时也称为“踢箭子”。踢毽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黄帝时期就有“毽子”了,但当时不叫“毽”,而叫“箭”,它最早起源带羽毛弓箭器具。

《堂前燕》作为北京毽子的代表,地处皇城,决定了品质大气、舒服、讲究的特点。根据不同禽类羽毛的位置、结构、比例分为鹅毛毽、雕翎毽、鸡翎毽、鸵鸟毽、火鸡毛毽等多种不同禽类的毽子。

殷文,北京市东城区非遗堂前燕毽子技艺制作传承人,《堂前燕》毽子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

工作室:北京毽堂前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非遗科普时间梅花大鼓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梅花大鼓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个基本板式与以这三个板式的名称命名的三个基本唱腔。2014年11月11日,梅花大鼓经国务院批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花大鼓先后形成两大流派:金派与卢(或花)派,金派创始人为金万昌曾与刘宝全、王佩臣(铁片大鼓演员)被天津观众誉为“鼓界三绝”。

杨菲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梅花大鼓”传承人,她认为:“曲艺人不能不作为,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主动出击。传统,也可以流行;时尚,或许正源自复古。 ”她凭借自己工作室的优势正努力将创新曲艺与其他艺术混搭,让曲艺文化真正流行起来。

杨菲曲艺工作室是一个集公益演出、非遗培训、项目策划、艺人经纪等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曲艺事业接班人,2015年杨菲集结京津冀鲁豫晋青年才俊成立“杨菲曲艺工作室”旗下的“青春鼓曲社”,打通非遗传承出口。

工作室:杨菲曲艺工作室

以上,只是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非遗项目继续着她的使命。我们期待故宫以东*爱彼迎Airbnb能碰撞出1+1>2的火花,在不断尝新的传承与互动中,丰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与需求,让非遗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825.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