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王一博两大男神邀你同吃的「 马路边边 」排不上队?没关系!
噜噜熊旅游网
2023-11-09
沧州落子、西路梆子、传统铸造技艺......虽然你可能土生土长的沧州人,但你一定不知道沧州竟然有18种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
1.沧州武术
沧州人民,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129种门类 、拳械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靠前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沧州武术,一向被称为“开放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沧州武术,不仅愈来愈受国人喜爱,亦愈来愈受国际重视。在国内,邀沧籍武师前去授艺讲学和派员来沧考察和习艺者,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靠前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沧州市的石同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靠前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孟村八极拳
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初创地为河北省孟村***自治县孟村镇,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目前已传承十四代,传人遍布全国,远播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逾十万以上。新中国成立之后,在靠前次举办的全国民族式体育大会上,八极拳被列为全国正式武术比赛项目。一九八八年,八极拳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为中国传统武术靠前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拳种之一。
八极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国民体质和培养民族自信心,概括地讲就是通过八极拳的训练造就民族精英,使更多的习练者具有“强壮的体魄、良好的技能、无畏的精神和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的品质”。八极拳具有较好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强身、健身和***功能,而且还寄托了浓厚的民族感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方便简捷的习练形式非常便于群众接受。
3.燕青拳
燕青拳,中国拳术之一,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功架端正,发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独具风格:眼神集中一点,兼顾八方,眼助身 法,眼助气力。腿法要求劲足力满,干净利落。各种拳套大多由各种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跃等50多个动作组成。其技法,上肢有甩、拍、滚、掳等击法,下肢有 跳、截、挂、缠等腿法,配合靠、闪、定、缩等身法,组成技击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其步法强调插裆套步,闪展腾挪,窜蹦跳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燕青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4.劈挂拳
劈挂拳是典型的长击远打类传统拳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盛名久远。古称披挂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而又称劈挂掌,擅长中,远距离克敌制胜,讲究放长击远,它将中国武术“一寸长、一长强”的技击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技击空间的控制,讲究远则长击,近则抽打,可收可放,可长可短,劈挂拳发展至今,技术体系完善,内容丰富多彩,拳械全面,不愧为中华武术的瑰宝。
至今,劈挂拳在全国乃至国外已是一个内容丰富、传流广泛、知名度较高的拳种。
5.六合拳
中国拳术之一。六合拳源于元末明初,据传是少林寺烧火僧许那罗和尚根据日常僧人格斗的多种招式创编的,具有结构严紧、进退有节、攻防兼备、形态逼真、实战性强的特点。所以颇受武僧所喜欢。它是少林拳中的对练套路,是历代武僧名师授徒传艺的重要套路之一,是训练打擂的基础。
河北《沧州武术志》记载:六合拳传于沧境约在明万历末年。此前先传到沧州的邻县-交河县泊头镇约三代人以上(转引自《中国武术百科全书》p113)。明朝万历年间为公元1537-1620年则六拳传到沧州至今已有三、四百年了。沧州涌现了许多练六合拳的杰出人物,由他们又将六合拳传到北方和南方许多省市。
杂技
6.吴桥杂技
图片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喜爱杂技这与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有关。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西有大运河,东靠四女寺河,纵横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盐碱瘠薄,水灾频繁,又是历兵战乱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打个跟头,变套戏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类的小动物,浪迹江湖、卖艺糊口。
五十年代,***出访西欧十四国时,所到之处,华侨中无不有吴桥杂技艺人,***欣喜赞道:“吴桥真不愧是杂技之乡!”
曲艺
7.沧州木板大鼓
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产生于沧县民间,起初在深泽、无极、藁城等县广大农村流行,后来普遍到冀中各县,以及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是河北曲种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全国独有的艺术曲种,它对北方大鼓曲群,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产生过重大影响。沧州木板大鼓书脱胎于民间,其内容表达上,有的歌颂英雄人物,有的反映民众疾苦,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描绘农村生活等等。沧州木板大鼓吐字行腔用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
2006年,沧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专家称“沧州木板大鼓是京韵大鼓的母根”。
8.河间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是北方较为典范的鼓书暨鼓曲形式,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源于清代中叶河北省中部农村,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清道光年间,河北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当时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书基础上吸取戏曲、民歌曲调对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铁梨铧片,用大三弦伴奏,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至民国初年,有更多的艺人来到天津,代表人物有史振林、王振元、王再堂、郝英吉等。这时,它的名称尚未统一,有河间大鼓、梅花调、弦子书、大鼓书、西河调、木板大鼓等称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女艺人王讽咏在四海升平茶登台演出。由于该曲种的艺人多是沿着大清河入津。大清河俗呼西河,因而在书写海报时即将其定名“西河大鼓”,沿用至今。
西河大鼓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我国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的民间艺术遗产。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靠前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戏剧
9.青县哈哈腔
青县哈哈腔是在青县、沧县、河间等广大农村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于明末清初基本成形。
青县哈哈腔行当齐全,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类,根据角色、年龄、性格、身份特点又有细的区分,其中老生行中的“奸生”、净行中的“零碎花脸”等角色,是该剧种中独有的。哈哈腔的表演程式多源于民间舞蹈,表演特点细腻、逼真,具有清新、刚健的气息,给人以真实感。譬如旦角表演穿针引线中不慎将手指头扎破的细节,要求逼真到让观众见了都觉“疼”的程度。其他如日常生活中的打水、纺棉花、推磨、梳洗打扮等动作,也都惟妙惟肖。哈哈腔表演手段丰富,既能表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生活,亦能表演俚俗纷争的故事,各行当都有着自己的表演特点。如:文小生儒气十足,文雅潇洒,相貌端庄,而武小生却是英俊威武、年少气盛。穷生则弓身、抱肩,步履趔趄,一副可怜相。再比如同是旦角,青衣的表演沉稳庄重,行不露足,笑不露齿;花旦的表演则动作轻快,手脚利落,机灵活泼,性格外向,喜怒形于色。哈哈腔的服装和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相同。
青县哈哈腔是青县人民在生产劳动生活中积淀的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文化,质朴健康,是古老戏曲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河间皮影戏
河间位于冀中平原的中心地区,紧邻大运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艺形式多样,且兴盛。河间皮影戏是冀中皮影戏的重要代表,冀中皮影戏是我国西部皮影戏在华北平原的流传,相传为明代时由甘肃、陕西迁民带过来的,民间艺人称之为“兰州影”,主要流布于河北的保定、沧州、廊坊、石家庄一带。目前,冀中皮影戏在保定、廊坊等地基本消失,而在河间还有着比较完整的保存。
河间皮影戏体现着我国西部皮影造型的特征,体现着与北京西城皮影戏同宗同脉的特征。皮影影人雕工精巧,造型隽秀、逼真,既是皮影戏演出时的道具,又是一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河间皮影班社保持着传统的演出习俗,每到秋后,以唱皮影戏来祈福、酬神,并作为乡民的娱乐形式。
11.西路梆子
图片 西路梆子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清道光后期,定名“西路梆子”,与山东同样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图片
西路梆子传统剧目多表现当地民风民俗,且大多来源于当地的传说及故事。演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积德行善、勤劳耕织、尚文进取等。西路梆子“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内容丰富,角色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尤以武生、武丑、刀马旦戏份最重。唱腔高亢、激昂,表演粗犷,念白多用海兴一带方言土语,主弦伴奏与当今河北梆子伴奏指法明显不同,唱词的语言结构比较灵活,句式不拘一格,口语化成分较重。武戏要求演员有极高的武术功底。如著名武生张三创编的传统剧目《张三打拳》、《张三跑马》等广泛流传于河北、京津一带。《走矮人》、《耍轴棍》、《吊小辫》、《抖帽翅》、《仙人脱衣》等高难动作均始创于西路梆子,目前在各大剧种中仍然流行。旦角的青衣、花旦等行当的表演也独具特色,后来对京剧的表演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传统舞蹈
12.沧州落子
沧州落子是冀中一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1796一1821年)。传统的落子,女的脚踩寸跷(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
落子的舞蹈特点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线美,讲究韵味儿。扇舞的风格潇洒,板舞的动作幅度大,节奏变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传统节目,内容大多是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爱情故事和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绣手绢》、《尼姑思凡》等。其中《荣莉花》、《放风筝》经过加工、整理,更加优美动人,成为舞坛上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13.黄骅麒麟舞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产生于明代的民间舞蹈麒麟舞中的麒麟造型,集龙头、鹿身、马蹄、牛尾、狼额于一身,身披五彩鳞甲。麒麟的传统扎制方法是使用竹木做成骨架后,用纸糊好,再用画笔绘出鲜艳的鳞甲等,做出的麒麟容易破损。后来民间艺人改进了工艺,竹木做出骨架后,用彩色丝绸和镭射纸做出一片片鳞甲,把它缝制在麒麟的丝绸外套上,头部、牙齿等部位用油彩绘制,这样做出的麒麟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且结实耐用。
表演用的麒麟从头到脚最小的4米,最高的5米,高大雄壮,舞起来威武生风、气吞长虹。每只麒麟由两个青壮小伙表演,一前一后协力合作完成表演动作。前者腰挎麒麟头,做骑麒麟状,后者在其内做尾部表演。麒麟一红一绿代表一雌一雄,成对出场,金童玉女端坐其上,演员足踏一米多的高跷,身托50公斤的道具,完成闪、转、腾、挪等系列动作。表演技巧高,难度大。全场多只麒麟在锣鼓和音乐的伴奏下一起跳跃舞动,演出场面大气磅礴、威风凛凛。20分钟完成整个套路的表演。
黄骅麒麟舞素有北方麒麟之称,其显著特点是高大威猛,闪、转、腾、挪之间展示出表演者高超的技巧,高难的动作,与北方人豪爽侠义的性格特征相吻合。黄骅麒麟舞凭借高大的艺术造型,揉进杂技表演中惊、险、奇的高难度动作,带给观众不同凡响的艺术震撼力。它与江苏、湖南等地的南方麒麟相映成趣,共同演绎和诠释着此种华夏民族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民间舞蹈艺术的底蕴与内涵。
14.沧县舞狮
据历史典籍记载,沧县狮舞最早起源于汉朝,明朝时已广泛流传。沧州狮舞以同乐会形式存在,早期多在庙会和春节民间花会时活动。
沧县狮舞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早期称为狮戏,多为“文狮”,以兴济为代表。“文狮”以逗为主,鼓点威武豪壮,有动有静,有紧有慢,动作以动物本能动作为主,模仿猫科类戏耍动作。表演时随着鼓点的变化而变化。“武狮”以黄递铺乡北张村为代表。武狮由文狮发展而来,后来狮舞揉进武术、杂技中的动作,如叠立、走钢丝、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滚、水中望月、巧走立绳、荷花怒放等。狮舞鼓点火爆、热烈、欢快,以快节奏为主,鼓催狮动,狮随鼓动,时而让人惊心动魄,时而叫人目瞪口呆,时而让人欢呼喝彩。沧县现存的几个狮舞队多由北张村传承而来。目前被称为“北狮王”的沧县刘吉舞狮队即由北张村传承而来。打击乐对狮舞起着引导作用,舞狮人根据鼓点的变化而表演,动作随节奏的不同而变化,打鼓者根据当时演出环境、观众需求而变化节奏。
近年来,沧县狮舞保护、抢救工作成绩显著,建立了沧州“龙狮基地”,刘吉狮舞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金奖,并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沧县狮舞的社会影响。
传统音乐
15.民间音乐会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带,辛安庄位于任丘市东部,属梁召镇,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九年,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辛安庄音乐会是任丘最早的民间音乐会,从清乾隆二十一年即有文字记载。曾因一曲《关公辞曹》而得微服私访莫州庙的乾隆帝赏识,被御封为任丘莫州庙“开光靠前曲”。
辛安庄音乐会是任丘市保留曲目最完整的音乐会之一,现存曲目共计30余套,占全市音乐会乐谱近50%;演出阵容最庞大,有四十余名会员参与其中;活动效果明显,每年较大规模的演出活动达20余次。
任丘市辛安庄音乐会的主要乐器包括管子、笙、曲笛、云锣、大镲、小镲、大鼓、小鼓、铛子等,其演奏风格优雅舒缓,有些乐器是创会初期遗留下来的,不但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还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辛安庄音乐会目前搜集整理古乐谱35套,每个曲牌都包含着一个优美的历史传说或典故,教育感化、安抚滋润数代人,具有音乐性与文学性双重审美价值。在任丘东部农村中有广泛影响,对研究古典民间音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燕赵文化长卷中一抹灵动的异彩,一枝绚丽的奇葩。
民俗
16.盐山千童信子
千童信子是盐山县千童镇所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它起源于秦朝。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方士徐福在饶安(今千童镇)招募千名童男童女、百工,东渡日本不归,故乡父老举办信子,取登高眺望盼远出的亲人归来之意。后来,每逢甲子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举办一次,2000多年来,经久不衰。
千童信子高达12米,由木杠、熟铁、棍梆扎制成,竖杆的顶端用铁棍搭起空中舞台,台上有数名童男童女表演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信子下端由36名壮汉抬着,由狮子舞、乐子和武术队开道,沿四街**演出。传统节目主要有《天河配》、《许仙游湖》、《小磨房》、《西游记》等。
1950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首次举办千童信子节。1992年、1996年先后举办信子节,上了《饶安征募》、《出海东渡》、《扶桑授艺》、《望海盼归》4架信子,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观众。1996年盐山县人大常委会做出决议,每5年举办一次千童信子节。
民间文学
17.河间歌诗
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间历代都有诗人出现,有名的如刘长卿。诗人们著有诗集或词集,这些诗、词都是可以谱曲演唱的。历史上,每到清明、重阳等节日,以及民间庙会、官方仪式,都有行唱的习惯,其腔其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如今在河间流行的地方曲艺或戏曲形式,如西河大鼓。这也很有可能是源自“河间歌诗”的调式。
河间歌诗是代代口头相传而来,在村里,闲暇没事的时候,老人们会凑在一起,用古韵做诗演唱,以二胡、古筝等乐器伴奏,自娱自乐。
河间的《诗经》文化主要表现为:
1、 歌诗的出现和流传
2、 在《诗经》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说和一些村名,形成地名文化
3、 元代修建的毛公书院曾培养出不少人才,留下了与《诗经》相关的历代诗、文、颂、联及碑刻
4、 在当地形成了爱诗、写诗、研究诗的悠久传统和浓厚文化氛围,出现了诗人群体。
传统技艺
18.传统铸造技艺
泊头铸造业有文字考证的历史距今1300多年,近代以来泊头就成为我国著名的铸造之乡。
近年来,泊头市把铸造业作为富民强市的产业来抓,使这一古老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了解,目前该市铸造企业已发展到500余家,年铸造设计生产能力400多万吨,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美、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