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味香但不油腻
噜噜熊旅游网
2023-11-07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不仅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也掀开了世界历史新篇章。岁月的每一圈年轮,都铭刻着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的艰辛探索,镌写着亿万人民对幸福的希冀和追求。缅怀和追忆一代代人留下的前行足印,于纪念中记取、于庆祝中思考,夯实国家、民族凝聚力,这或许才是国庆节应有的人文意义和精神实质。70年不忘初心,70年逐梦前行,70年沧桑巨变,70年见证辉煌。
本期《画说新中国70年》栏目特别选取2幅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重温新中国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开国大典(油画) 230×400厘米 1953年 董希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新中国靠前代油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创作于1953年,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这幅长4米、高2.3米的画作,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都全面反映了泱泱大国的风度与气魄,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开国大典》所展现的场景是天安门城楼。五根红色大柱排列在左边,董希文大胆去掉了右边的一根柱子,使画面中心有了充足的表现空间。画面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色基调所形成的,同时红色象征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创作中,董希文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使画面热烈而明快;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跳出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用色法,糅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在描绘红地毯时,董希文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这幅深入人心的画作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徐悲鸿在看了《开国大典》后曾评价:“缺少一点油画特色。”这里所说的“缺少一点油画特色”,正是指这幅画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中国传统画的手法和风格。这恰恰被很多画家认为是《开国大典》的成功之处。
自此,绘画界掀起了董希文所倡导的“油画中国风”。《开国大典》无疑成为这一理论的典范之作,而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天安门前(油画) 153×294厘米 1964年 孙滋溪 中国美术馆藏
油画家孙滋溪的成名之作是其1964年创作的《天安门前》,这是一幅描绘中国现实生活的作品,不但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且是一件非常有影响的作品,它的影响在于画家将时代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准确地反映在画布上。正如孙滋溪所说:“用画笔对自己经历和感受的时代生活及时代精神的忠实描绘和真诚表现”。
作品的素材来自天安门广场,是画家以天安门前每日出现的人们合影的景象为线索提炼出来的。其实,天安门前这样的合影留念随处可见,但是,画家恰恰抓住了这个极其普遍的场面,以中国老百姓常见的全家合影的形式表现了新中国农民的幸福生活,从每个人的笑容可以看出已经当家作主的中国农民内心的洋洋喜气和向上的精神状态。
画面中的人物分组设计成三个层次: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是北京郊区公社的老、中、青、少四代人,有农村干部、插队知青、转业复员军人等,这组人物放在近景重点刻画,是主体;左右两边中景、远景人物,有边防战士、少数民族代表团、戴红领巾的小学生,还有幼儿园阿姨带着小朋友在金水桥上面散步与玩耍。以天安门的红墙、黄琉璃瓦形成大面积的红色和黄色作为画面的主色调。
孙滋溪吸收了新年画的表现方法和审美特点,在构图上采用对称的格局,既契合天安门带给观者的感受,又突出画面庄重、稳定的形式美。在形象塑造上有意削弱光影关系,但又没失去对体积感和质感的表现,有意强调人和景物的线的组织,却又不同于单线平涂的勾勒。蓝天白云衬托着以红、黄为基调的天安门城楼,充满着温暖的阳光感。同时深色的主要人物生动有致地排列,与天安门形成了空间的前后关系。在视角上作者采用散点透视的办法,使人物和天安门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保持天安门高大的感觉。该作品具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油画创作的浪漫主义情怀,其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