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区云居寺

网友 2024-10-28 14:36:54

“山门不倒,寺必重修”。在石经山下的村落里,这句话曾被人广为传诵。

云居寺,被誉为“北京的敦煌”

云居寺,地处房山石经山,始建于隋,高僧静琬 “因石刻经,因经建寺”,千百年来,以“房山石经”闻名于天下。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几乎被日军的炮火夷为平地,但神奇的是,那座在枪林弹雨中被炸得体无完肤的山门,却始终屹立不倒。

解放后,官方对云居寺的主建筑群进行了全方位的重建,恢复了整体布局。而那座山门,也终于等来了它重修的那一天。

云居寺山门

其实自古以来,在这座北方巨刹里最为知名的宝物,也是最具历史价值和意义的两样东西,是塔和经。

云居寺素有“碑海塔林”之称,现存唐塔七座,辽塔五座,其中南北对峙的双塔,是古寺的地标。

双塔对峙

南塔,原建筑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辽塔,1942年被日军炸毁,后于原址重建,塔下有近年新修的石经地宫,用于回藏原于此处出土的一万多块辽金石经。地宫之上立有压经塔,为辽代原物,其经幢式石塔的造型为全国孤例,十足珍贵。

重建的南塔,远处为北塔

南塔地宫之上,辽代经幢式压经塔

北塔,是云居寺古塔遗产中的重中之重。此塔也称红塔,现存建筑为辽代遗存,造型十分奇特,楼阁与覆钵结合,外型与蓟县白塔颇为相似。据梁思成当年的判断,认为此塔可能与蓟县白塔同属一类,但因资料匮乏,梁亦无法给出具体结论。而通过近年来的深入研究,有人调查出此塔下部两层实为辽代简易楼阁式造型,上部的覆钵则与下部不是同一时代之物,也就是说,北塔本身的原型应为一辽代楼阁式塔,后上部被毁,在重建时可能因经费问题或时代特征影响等原因,最终导致在其下部二层塔身之上用覆钵相轮收顶。与此相比,蓟县白塔则完全不然,它覆钵与三层密檐的二合一造型,本就来自于辽代一种罕见的官方样式,此样式目前亦有参照实物留存,如赤峰静安寺塔、易县双塔庵西塔等,虽鲜有人知,但确实存在。

云居寺北塔,也称“红塔”

然而这些最新的结论,在当下并没有受到重视。

关于上述详情,可参考最新的一篇论文(《沈阳考古文集》第6集之《辽代的覆钵式塔》),此文的横空出世,彻底破解了自梁思成提出至目前为止,一直长期未决的迷题。

在北塔的四周,有四座古老的小唐塔围绕,此种布局为金刚宝座塔式走位,并不多见。而四塔中位于西北方向的景云二年唐塔,则是整个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塔。

景云二年唐塔

开元十五年唐塔

开元十年唐塔(近)

太极元年唐塔(近),周边密布着经幢及石碑

接下来说说佛经。

纸经,有明代比丘所抄写的“舌血真经”,足以令人震撼。另外,还有明《南藏》、明《北藏》、手抄经书、藏文经卷等,样式繁多,存量惊人。

木板经,主要是指清代乾隆《龙藏》木刻经版,这套集佛教经典之大成的经版,价值连城,自制作完成以来,曾先后辗转于武英殿、柏林寺、智化寺,最终被运送到云居寺内保存,可谓命运多舛。

石经,则是云居寺的生命之义所在。隋代,开山祖师静琬,为防备后世再遇北魏、北周灭佛之“末法”时代的到来,自发筹资刻经,以石经为本,期永世流传。自隋至明,经后辈们千百年来不断刊刻,最终形成了举世无双的石经宝藏,也正因如此,云居寺也被人称为石经界的敦煌。

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云居寺三绝。

明代“舌血真经”

清乾隆《龙藏》木刻经版

地宫中的房山石经

值得一提的是,在石经山的峭壁之上,有九个早期的藏经古洞,洞窟内藏有隋唐时所刻石经四千多块。其中最古老的,也是较早的开放式洞窟,为隋代所建雷音洞,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佛殿实物,80年代,于此洞内出土了两颗赤色***肉舍利,轰动世界。这组舍利也与陕西法门寺地宫佛指、北京八大处灵光寺佛牙共称为“海内三宝”。

石经山景区与云居寺相距不远

据史料记载,静琬大师当年藏于雷音洞中的舍利原有三颗,此物沉睡近千年,终在万历年间被一僧人发现,取出后,上呈一心向佛的慈圣李太后,李于宫中供养三日,后制新石函安放舍利,复送回雷音洞内保藏,但当80年代再次出土时,发现舍利只剩两颗,并有疑似李太后“偷梁换柱”时所放入的珍珠两粒,实在令人哭笑不得。这位从婢女到贵妃,并最终母以子贵,在一生的小心谨慎中当上太后的“老实人”其实并不简单,用当年明月的话来说,她确实没什么太大的野心,只求安稳,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阴谋家,她后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了张居正,至于舍粥念佛,捐资建寺,对这位“生意人”来讲,其实尽在不言中了。

还需注意,目前在云居寺大悲殿旁可供观瞻的舍利,为房山天开塔地宫出土的白色佛骨舍利,并非雷音洞那两颗。而雷音洞,则是要单独进入石经山景区走访,与云居寺分处两地,至于雷音洞内的舍利,则不知现藏于何处。

房山天开塔地宫舍利,现藏于云居寺内

除上述以外,寺内各种形制的经幢,历代书法云集的石碑等,也都极具价值。特别有一通清代嘉庆石碑,是罕见的颙琰御笔石刻,其书法水平感觉在康熙、乾隆之上,碑文中的“云”字在日军轰炸中曾被弹片击中,现在看上去,残破之处倒像是巧妙地化为了一朵白云。

嘉庆御笔石碑

我佛慈悲,因果无常。当人们穿越千年,梦回晚唐,来到云居寺的所在地幽州范阳之时,可能会碰到一位以“苦吟”著称的当地僧人,并在未来的某一天,听到他吟出那段著名的诗句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长按关注,进庄不迷路

绿柳庄主

博观,约取

喜欢作者

阅读 304

 在看1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65711.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