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虾老人朱建秋

网友 2023-11-10 16:04:46

有这样一位老人,翻掌间笔墨挥洒,各种色彩跃然其上,形成一幅幅浓艳明快又淳厚朴实的画作,冰冷的纸张、瓷盘就像是瞬间有了温度,有了活力。这中华上下几千年衍变传承下来的国画,经这位老人提笔所作,游刃有余。近二十年的国画学习让他心态平和,待人宽厚,偶尔有邻居说起这位老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这位老人是谁?他就是一旦决定开始,就绝不偷懒停歇,不出成就绝不罢休的朱建秋老先生。

细心加努力 终成“卖虾户”

初见朱建秋,一度揣测其年龄,应是六十有余。老人摆摆手,伸出拇指和食指,告诉我,“我八十多啦。”

老人很谦逊,没什么架子。家里也不大,墙上桌子上都摆满了他的画作,其中最多的,当属各式各样的虾了。

“你要是想吃虾,你就找他,他是专业卖虾的。”和朱建秋经常一起绘画交流的另一位老人这样评价他,“用不了十分钟,这虾就画成了,你回去煮了准保新鲜。”

面对这样的评价,朱建秋笑了。原来,二十年前,刚退休的他在家里实在闲的无聊,就在女儿的帮助下报了老年大学,学习国画。总觉得班上教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吸收之余,他还特地买了各种光盘、图书、笔墨纸砚,自学起来,用心研究国画的画法。齐白石老先生最擅长的“虾趣图”自然成了他的首选。

朱建秋说:“我年轻的时候,有个同学学画,我也想学,可是没钱。我就只好陪着人家学,看他们画。现在老了,时间也有了,生活条件也好了,当然要抓紧时间每天学,每天画。”

老人站在书桌前,往往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从不嫌累,也不偷懒。他总说,画画可以让他心静下来。尤其是看到自己画完的画作,自我欣赏时那种快乐的滋味,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时间长了,不仅几十年的老胃病不治而愈,腰间盘突出的病痛也基本没有了,更别提失眠症的痊愈。总结自己二十年的收获,老人笑着说,“心态最重要。”

有一个好的心态,休养生息,延年益寿便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健康和快乐 乐趣和意义

没事儿的时候,朱建秋还经常去看各种书法绘画的展览。在他看来,多去看看别人的画作,能够学习到不少东西。

“别人画得好,你看了别人的画就会有压力,这压力就会鞭策你进步。每天要是都闷在家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也不会有什么进步了。”

深谙此道的他参加了很多书画俱乐部的活动,也在这些小圈子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他经常每周都带着纸笔,和这些朋友们一起交流创作,分享心得,弥补不足。

有时候,这些书画俱乐部要办展览,找到朱建秋,要他画一幅画。老人从不推辞,只要自己有空了,就铺开纸,一挥而就。若是正赶上有客人来家里,看上了某幅画作,他从来都是分文不要,毫不犹豫就送给人家。他觉得,画画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满足的事情,而有人喜欢他的画更是值得开心的。能把这份快乐分享给其他人,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当被问起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出名,或者靠卖画赚钱时,老人立刻摇了摇头。

“我从没想过出名,以前也有认识的朋友小有名气的,一幅画随便画画现场拍卖卖了十万块,但我没想过拍卖。”

朱建秋一边向笔者展示了一副《鸟语花香》图,一边说着。在他心里,画画给他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开心,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这些都是用钱买不到的。有了这些,远比得到特别多的钱,更让他幸福。

瓷盘来做纸 用心细描绘

若论起国画,花鸟虫鱼、山山水水自然是必备的要素。朱建秋印了很多张名人的画作,包含着各种造型的各种素材。没事的时候,除了多次临摹这些作品,他还迭取不同画作中的不同素材拼和成一张画作,用张三的鸟儿配李四的牡丹,王五的山配赵六的水,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多年的国画画下来,如今,朱建秋再提笔,也能做到胸有成竹,稍加思索便能稳健下笔。笔墨越发雄浑滋润,造型也生动简练,妙趣横生。

当国画学到一定水平时,朱建秋并不知足。老年大学里开了“瓷画班”,他又积极响应报名,学习瓷画。这种“以瓷入画,以胎为纸”的瓷板彩绘和国画所用的宣纸触感完全不同,且很多的杯盘并非平面。要想画得细腻自然、光彩传神,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的时候画得很好,颜料干了,恰是想要的颜色。可是拿去炉子里烧的时候,如果没掌握好火候温度,烧出来的颜色往往也有很大的偏差。没办法,只能把烧好的瓷盘拿回来,重新调颜料描绘,再拿去烧。反复多次,直到烧出自己想要的图案为止。这当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你看,这是我前两年画的。”朱建秋拿出一大沓瓷砖来,一一摆在笔者面前,“想着2012年是龙年,画条龙。但既然已经画了十二生肖之一,我就索性画了一整套。”

这十二幅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图一下子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最熟悉的莫过于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如今被他临摹出来,意韵之相似,令人心之向往。

“我现在水平并没有特别高,以后肯定还是会继续学习和练习的。”老人谦虚地说。

夕阳无限好 哪管近黄昏

作为一位已过八十的老人,朱建秋心里想的,除了怎么让自己颐养天年,更多的还有如何报答这个社会。

某次在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给刚参加完活动的他让了座。为了表示对年轻人让座的感谢,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幅小练笔,送给了这位年轻人。这幅小练笔画的正是石头上开放的一朵牡丹花,名曰“富贵吉祥”。谁知道年轻人拿到这幅画以后,眼睛都绿了,对着朱建秋千恩万谢。说到这个小故事时,朱建秋笑了,“原本是我要谢谢他,弄到最后反倒成了他谢谢我。”

每周四的时候,他还常常到某家活动中心去,在里面的老年人活动室里,教其他老年人画画。只见他铺开纸,调好了墨汁,提笔就画。下笔直接,没有片刻犹豫,笔锋也是干脆利索,不一会儿,一只果真如菜场里所卖一般的青虾就跃然于纸上了。

身旁的俩人忙照着样子画起来,画不好的时候,朱建秋就一针见血指出其缺点,再重新做示范,反复多次耐心指导,直到两个人画起来也算是有模有样,这才恢复了脸上的笑容。

“我跟你说,你别看这虾分解成步骤很简单,自己拿笔是很难把握这个感觉的。”朱建秋一边调着墨,一边告诉我,“比如这墨汁的水分多少,墨色的深浅,以及虾的形状比例,虾脚的力度等等都决定了一幅画的好坏,没有点基本功,很难做到。”

天色渐晚,老人收拾东西,迎着夕阳回家去。

这大概就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吧。善良、热情、平和、耐心,这样好的心态不仅促成了他的画,也让我突然发现,夕阳无限好,哪管近黄昏。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614.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