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蛋挞地图,先说7家
噜噜熊旅游网
2023-11-10
南澳岛自驾旅游景点大全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北回归线横穿海岛,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南澳岛自驾旅游景点大全,欢迎阅读!
1.展南亭
从南澳的渡船码头下来,沿环岛公路逆时针行驶,时而在海边、时而在山间,树木葱郁和海天一色很像二十年前的大连滨海路。大约十几公里到县城,继续向前约八公里有座“展南亭”,很新的建筑,不过配合周围的山景和海景很是漂亮,摄影留念的好地方。
2.宋井
南宋末期,为元兵所迫,南宋小朝廷南狩时来到南澳,驻跸澳前村。为解决饮水之需,在澳前村海滩上挖了三口水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奇怪的是,距离海边如此之近,居然能挖出淡水来,足见皇帝真龙护体。后世并称三井为“宋井”,但随着天长日久,三口井后来都被潮水和沙子掩埋。当强台风卷起巨浪掀开沙层时,古井会时隐时现。可惜出现的次数太少了,“马井”在1952年和1962年曾出现过,“虎井”在1969年曾再现,而“龙井”却一直没有露面。前几年“马井”又出现了,当地人们砌了护栏把它围了起来,这就是目前看到的“宋井”。
景区门票节假日12元,平日5元。除宋井外,还有古城残墙痕迹,城墙边有高大榕树相呼应。据说不远处的遗址是为小皇帝赵昰和他弟弟赵昺建的行宫所在,名为“太子楼”,而崖壁上那些无人参透的石刻被传是宋末皇室的藏宝天书。
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忠心耿耿的陆秀夫、张世杰保着杨太后、端宗兄弟,一路南遁,最后覆灭于崖山。南澳是他们漫长旅途的一个小站,纪念石雕上十岁的小皇帝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而六岁的赵昺完全顽童模样,但也正是这个小朋友,两年后毅然随陆秀夫蹈海殉国。
3.陆秀夫墓
忠肝烈胆、高风亮节的陆秀夫背负少帝赵昺在广东崖山投海,他的墓怎么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南澳岛呢?传说是其家僮正儿和端儿冒着生命危险,从元兵的包围圈中抢走主人陆秀夫的遗骸,用棺木收殓运回南澳岛安葬。清乾隆二十六年,潮州知府周硕勋写有《潮州陆丞相墓辨》,其中有考,原文未查到,无法引用佐证。
从青澳湾畔的环岛公路向北行车百余米进岔路,再沿乡村土路步行不远,便见一座三门四柱的石牌坊,正中有吴南生题写的“宋丞相陆秀夫陵园”。两侧对联“西去崖门敢从烟海扶危宋,东归径口长向云天抒壮怀”,高度概括厂陆秀夫为拯国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忠勇精神。两个偏门横额镌刻“贯岳”、“接汉”赞语,牌坊外柱对联“忠悃长存一片灵旗檀海岛,贞心不泯千年恨水在崖山”。牌坊背面也相应书刻著名家楹联“君为宋室孤忠扛鼎垂绅襄助幼主蹈海捐躯守大节,实是楚州奇杰沉帙断简谪迁海阳帷幄探骊流芳名”、“大节孤臣百代流芳光汗简,骑箕托尾后人拜手仰高风”,令人仰崇陆秀夫的孤忠大节和凛然正气。
从牌坊路过忠贞亭到主墓地约五十米,是荔枝林间一条造草丛生的土路。主墓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墓,墓碑高一米六,上刻“宋忠臣左丞相秀夫陆公之墓”,墓壁两边石板上刻着古今名人题咏的诗联。墓后高处有约五米的巨石直立如削,上楷书刻“丞相石”三个大字,是清乾隆南澳同知印光任所题。此墓或为元初所建,明万历十二年重建,清、民国数次重修均有记录。“一代君臣同死节,万年日月共辉光”。
4.青澳湾
沿着环岛公路有多处漂亮的海湾,最东边的青澳湾被称为“东方夏威夷”,海湾弧达三公里。这里沙滩平阔,沙细白,水清碧,无淤泥,无污染,无骇浪,是个游泳的好所在。
青澳湾地处南澳东部,也是个看日出的好地方。旁边可进入蜿蜒盘山、贯穿岛中央的公路,从高处看青澳湾或者海滩日出都很美。此山间公路也可以通往风能电厂、雄镇关、南澳总兵府等。
南澳处于台湾海峡喇叭口,年有效风时七千多小时,平均风速八米每秒,据说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目前南澳开发利用风力资源已初具规模,南澳风能发电场号称全国第二大、亚洲海岛第一大风电场。岛上有专门的风能电厂旅游,但从岛上的不同角度都能看到那些巨大的风车,山间公路行驶也能近距离观看,完全没必要买门票专门到电厂里面去。
5.金银岛
金银岛是个一千平米的小岛,如果不是岛上建了亭、修了路,更像是块大礁石。自古盛传南澳岛埋有大批宝藏,一说为南末皇帝所藏,一说为江洋大盗吴平所藏,而且留下了藏宝图“涨潮淹不着,落潮淹三尺”,但自古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寻宝人都空手而来、空手而归。一个收门票的地方,不上去也罢,开车沿海边往上几十米,远眺一下更美。
6.雄镇关
雄镇关为古代关隘,在南澳县后宅东九公里,深澳与云澳两镇交界之山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广东副总兵刘显率师三万到南澳围剿吴平,吴匪凭借木城土堡和深澳湾相持三月。闽浙总兵戚继光领婺兵五千来援,从背后奇袭捣毁吴平寨。明万历十三年(1585)南澳副总兵刘大勋建关。明万历四十八年,南澳镇副总兵何斌臣拓建重修。关为灰沙夯筑,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后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总兵杨嘉瑞重建,关高约十米,围约三百五十米。关门有“雄镇关”石匾,为清光绪年间深澳拔元贡生康世奇所书。
1918年大地震关塌门倒,1928年林先立重修,将“雄镇关”石匾移至北面门顶。1938年许伟斋再修雄镇关,于关门北面两侧刻对联“雄跨南北双方脊,镇慑云深两澳关”,并于关门南嵌“云深处”石匾。1946年释妙里又捐资修建,并在关顶塑十八罗汉,既为关隘,又为佛堂,从而改变了原来仅是关隘的格局。1981年9月县重修关隘主座,余废。主座参照明代关隘图样修建,关顶铺石砖,四周砌箭跺,关下筑挡土墙,改设平台石级,北面重树碑刻,立南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标志。
7.南澳总兵府
位于深澳镇大衙口,驾车可从青澳湾继续逆时针走环岛路,或者从雄镇关往北走山间的公路。总兵府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后经多次修缮而成。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资料称,明清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57任147人,其中包括戚继光、俞大猷、郑成功、刘永福等赫赫有名的将领。
南澳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统治担心拥兵自重而把此岛划由广东和福建共管。“闽粤界”碑,传史上为闽粤两省在南澳岛上的分界线,也有雄镇关位分界之说。府前有两棵大榕树,据说已有四百年的树龄,其中一棵树围达十四米,枝叶繁茂,生机旺盛。明末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所以后人又称“招兵树”。十几年前树下又增置郑成功花岗岩雕像一座。当年郑氏招兵所用测试之石尚在,两百余斤,有兴趣可以上前一试身手。
总兵府前现遗存有八千斤、六千斤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铸造,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二十三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府内的建筑“虎节堂”,堂内悬挂“东南砥柱”匾和猛虎图一幅,均为近年重建的新品,两旁展室也乏善可陈。门票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