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魅,蒲氏蛋雕,一笔一刀,雕蛋成画
噜噜熊旅游网
2023-11-02
“马猴子”也叫“马猴儿”,这个词儿,五十岁以上的唐山人可能都听说过。遇到小孩子哭闹的时候,常常会搬出“马猴子”来应对:“别哭了,再哭大马猴子就来了!”这“马猴子”还真灵,孩子立马儿就不敢哭了。
《红楼梦》二十八回中写宝玉与冯紫英、蒋玉菡等人饮酒行令,薛蟠道出歪诗:“女儿愁,绣房蹿出个大马猴……”给人印象很深。《红楼梦辞典》“马猴”条释文:“吓唬别人时常说的一种想象中的形如猴的动物。”其中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把“吓唬孩子”说成“吓唬别人”,因为绣房里没有孩子。二是认为马猴是“想象”的产物,在现实生活里并不存在。在唐山,“马猴子”不单是用来“吓”人的,有时也用来“哄”人,多指哄一两岁的孩子。比如,在哄孩子睡觉时,常常是一边掂着或拍着,一边念叨着:“狼来咧,虎来咧,马猴子背着鼓来咧。
狼抱柴,虎烧火,马猴儿贴饽饽。贴多少,贴一鞋窠勒。”这样反复念叨,孩子果真就安稳入睡了。
这个既可用来“吓”人又可用来“哄”人的“马猴子”究竟为何物呢?
历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马猴儿”是替人驯马的大个猴子。北京海淀区安河桥大有庄有个御马圈胡同,据说此处原是清朝皇家御马的马圈,圈中之马是从新疆、蒙古运来的烈马。驯烈马很危险,于是用猴子代人完成,因而专职驯马的猴便得名“马猴”。
《红楼梦》第十五回描写宁国府为秦可卿出殡,凤姐怕宝玉在郊外贪玩出闪失,回去在贾母面前不好交待,便对宝玉嘱咐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和女孩儿似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猴在马上”是否可看作猴驯马的佐证呢?
二、“马猴儿”指南北朝时期十六国之一的后赵高祖石勒(274~333)手下的大将麻秋。唐人张鷟《朝野佥载》云:“后赵石勒将麻秋者,太原胡人也,性虓险鸩毒。有儿啼,母辄恐之曰:‘麻胡来。’啼声即绝。”麻秋是胡人,故称“麻胡”。“麻胡”与“马猴”音近,故讹称“马猴”。
三、“马猴儿”是隋朝大将麻祜(麻叔谋)。唐人颜师古《隋遗录》云:“大业十二年,炀帝将幸江都……命云屯将军麻叔谋浚黄河入汴堤,使胜巨舰。叔谋御命甚酷……至今儿啼闻人言‘麻胡来’,即止。”唐人李济翁《资暇集》卷下云:“俗怖婴儿曰:‘麻胡来!’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炀帝令开汴河,威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载:“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
这与第二种说法相似。
四、“马猴儿”就是沐猴、猕猴。《吕氏春秋·察传》说到母猴:“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jué),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与狗则远矣。”
千万不要以为母猴是雌猴,那样理解就错了。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猴》云:“母猴乃此兽名,非谓牝者。沐猴、猕猴皆语之转、字之讹也。”近代人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云:“沐猴:母猴;母猴:猕猴人谓之马猴,皆一音之转。”
太炎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在语言学方面有很大贡献。《辞海》评价他“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左学右文)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评价颇为准确。太炎先生明确告诉我们:马猴即当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以文献记载为准,吓唬小孩的“马猴儿”故事,在民间已流传了一千六百多年。以上所列各种说法多属于因声起意而产生的流俗词源。其中,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段玉裁和章炳麟的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语音有别,所以段玉裁注明“皆语之转、字之讹”,章炳麟也说“皆一音之转”,他们的说法完全一致。据此说,
“马猴儿”就是“沐猴”,而“沐猴”就是“猕猴”。
在北方方言中“马”“母”“沐”“猕”四个字的读音很相近,语音之转造成文字之讹,是很常见的现象。至于南方方言,在读音上与北方方言差别很大,例如广东话把“猴”叫“马娄”,把“妖猴”叫“马娄精”,把“皮猴儿”(风帽连着衣领的皮大衣)叫“皮娄”。从语音差异角度分析,“用马猴儿(或麻胡、麻祜等)吓唬小孩”的北方民间传说,很可能至多传到江浙一带打住,就不能继续南下传布了。因此,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可能对“马猴儿”之说很陌生,甚至闻所未闻。
其实,唐山人口中的“马猴子”(马猴儿),或许就是普通的猴子。旧时,唐山人只是来了耍猴儿的时候,才能见到猴子,至于是否“猕猴”不得而知。
小时候见过耍猴儿的,猴子或敲锣或爬竿而,很是惹人喜爱。
但猴子有时也很调皮,有时也会做出吓人的举动,小孩子也是不敢靠前接近的。
大人们跟小孩子开玩笑,常常把下眼皮下翻,露出鲜红的眼肉,嘴里还“吱吱”的叫着,装出一副猴儿相,小孩子往往被吓跑了。
大人的这副“猴儿相”,在小孩儿的心目中,也许就传说中马猴儿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