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极限运动场!想带你去射箭、溜冰、攀岩、开卡丁车...
噜噜熊旅游网
2023-11-03
于书文 文并摄
圣泉山旅游景区位于怀柔区桥梓镇口头村,红螺寺与慕田峪长城之间,交通便利。景区不大,面积4平方公里,2A级景区。这里适宜登山健身、休闲观光,寻幽探古。一处并不著名的小景区,却被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冠以“人间殊胜地,天下圣泉山”如此大气的赞誉,其中必有神秘独到之处。
一脉相传曹洞宗
圣泉山,山脉南北向,北与慕田峪古关要塞相连。山形呈九条山谷绵延之势,酷似九条游龙腾云翔雾,故称九龙山。
圣泉山并不高,最高点观音顶海拔393米,但山势雄浑,植被茂密,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山间峡谷,地势平阔,松柏掩映间,有始创于唐代的古刹观音寺。观音寺又名圣泉寺,另名桃源寺。规制为两进四合院。前为山门,规模虽小,但三门并峙,抵近南山。中门内仅一丈甬路,前殿俗称韦驮殿,正殿为大雄宝殿,正院东西各三间配殿。院落不大,建筑雕梁,精雅紧凑。正殿门前左右石碑各一,左为明代成化年功德碑,右为清嘉庆年功德碑。
据碑文记载,圣泉山观音寺建于唐代,正殿前西侧及韦驮殿东南角,今天尚可见到两株古愧残存的根桩,其直径达1.5米以上,应是唐代遗存。唐以后辽、金、元时期,圣泉山一带社会**,人口迁徏不定,殿宇倾颓。明代正统元年(1436),京师名僧碧天大和尚云游至此。瞻礼古刹,浏览风光,深悟此地藏风聚气,是难得的掩关静修之所。遂发愿重修圣泉山观音寺。经多年募化,于明成化年间,由碧天大和尚的弟子定澄禅师主持,圣泉山观音寺得以重修。三百多年后的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观音寺住持高僧海宽法师劝募,口头村乡绅大户共同发起集资,庙宇又得到全面修复。
日前,我们在拜访怀柔文化老人王宝骏先生时,他偶然提起圣泉寺一大特色为佛教禅宗曹洞宗一派,源远流长。并简要介绍了曹洞宗的情况。按照老人的提示,我查找了相关材料,对圣泉寺的殊胜之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曹洞宗是佛教禅宗的五家之一,是禅宗顿悟派的重要一派。为什么称“曹洞”?源于此派两位创始人,一位名叫良价的高僧住在江西洞山;另一位名本寂,住在曹山,本寂法嗣于洞山良价,以仰慕六祖惠能之德,故以六祖所居之曹溪而改山名为曹山,所以取师之“洞”山、己之“曹”山合而为曹洞,故而得名。他们创建曹洞宗的时间,大约在唐朝的中期。到了宋代以后,曹洞宗更日益广泛传播,还流传到日本和朝鲜。
海宽法师为什么要下决心重修口头北山的圣泉寺?据嘉庆二十一年(1816)夏天,进士郭腾蛟写的《圣泉山观音禅寺重修碑记》记载,佛教禅宗曹洞宗高僧海宽法师当时的处境是“将有归也”。也就是说他正在物色一处理想的地方,作为自己修持曹洞佛学的归宿之地,而“未获其所”。及至来到昌平州口头村圣泉山后,他发现这里正是他长久以来寻觅尚未找到的理想之地。于是海宽法师找到口头村的乡绅曹文芳和赫德仁,说明他愿意主持圣泉寺的重修,并在完成重修后担任圣泉寺的日常管理和主持寺庙的香火接待等事项,得到曹文芳和赫得仁等支持。一切准备就绪后,施工进展十分顺利,几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佛殿、祠堂、山门和寺庙院墙的重建。
圣泉寺传承的曹洞宗与嵩山少林寺曹洞宗为同根同脉,而红螺寺传承的是禅宗净土宗,不是同一流派。因此,传说中的圣泉寺是红螺寺下院的说法毫无根据。清嘉庆年间,就在海宽法师在口头北山圣泉寺担任主持,宣扬曹洞佛学之前,禅宗净土的十二代祖师,彻悟醒禅师也在嘉庆五年至十五年,担任红螺寺主持,宣扬净土佛学,并出现了“缁流云集,法席鼎盛”的盛况。民间流传,红螺寺当时“一天吃一顷地”,一天要吃掉一百亩地的粮食,可见当时确实有数百人来到红螺寺,专听彻悟禅师宣讲佛法。圣泉山观音寺规模、名声虽远不及此,但信仰者、访圣者也络绎不绝而来,各有心得而去,使圣泉山观音寺地处深山不萧条,远离人境却香火旺盛。
年年六月天贶节
除了赏花、观景,圣泉山的民俗节庆也非常热闹。每到传统节庆,清明踏青、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做到了“节节有活动,季季都精彩”。特别是六月的天贶节,成了圣泉山的特色活动。
天贶节的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俗语说“六月六还算节?”圣泉山的天贶节还真办出了红火热闹。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天贶节是古时形成的传统节日,满族人把这一天叫“晒虫节”或“虫王节”。由于农历六月初六,已进入多雨季节,天气比较潮湿,人们便纷纷拿出自己的老物件晾晒,防止物品发霉,后被人们称之为“晒宝”;此外,阴历六月已是炎炎夏日,天气较酷热,人们在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有所改变,消夏戏水、吃凉面、采野菜草药等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天,京城内外众多民俗专家来到圣泉山,与当地百姓共庆节日,一台戏、一首歌、一场趣味比赛、一场佛事、一场农家宴会。异彩纷呈的趣味活动带给人的是文化气息浓厚、极具民俗特色的体验。在这个以“晒宝”为主要特色的民俗活动现场,沿坡路铺设的红地毯上,佛经宝卷晾晒区、老物件展区和老式农具展区内,古书、旧时的小玩具、老照片、服装、家谱、荣誉证书、奖状、生活生产用具等均成为晒宝活动的主角,许多农民拾掇出家中的水汆子、獾皮帽子等老物件“晾晒”。除了有附近居民晾晒的老物件外,还有专家现场“晒本领”,向慕名前来的游客教授舞龙舞狮、辨认中草药等技巧,使这里变成了民俗课堂。
活动还有为游客祈福祝愿的内容。六月初六,祈愿人们六六大顺,即天顺、心顺、路顺、情顺、气顺、福顺。晒宝会带着人们走回那一段斑驳的流金岁月,传统的六种风味凉面也将人们带入美食天堂。
民俗专家介绍,天贶节起源于宋代,宋真宗针对契丹人敬畏天命的信仰,假托“天书”,打消了辽兵南侵的念头。从此,每年农历六月六命名为天贶(天赐之意)。期间正值高温高湿,人易生病,物品易生虫、长毛、腐坏,为此,天贶节期间,民间有晒衣被、古玩字画、存货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