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若天然古玉的宋代官窑青瓷

网友 2023-10-29 16:48:10

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遍布名窑,陶瓷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因民窑的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朝廷在南北各地设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其中汝、官、哥、定、钧窑等“五大名窑”瓷器备受后人推崇。今天小编要推荐的就是宋代官窑所制的青瓷制品, 据文献记载,宋代宫廷曾在都城附近设立过三个官窑。即北宋朝廷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设立的“北宋官窑”(亦称“大观窑”)和南宋朝廷在杭州附近先设立的“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后设立的“郊坛下官窑”。从传世品和窑址出土瓷片标本看,宋代官窑瓷器胎体呈黑灰或黑褐色,胎体较薄。釉层凝厚,多呈粉青色,美若天然古玉。造型多为瓶、洗、壶、碗、盘、杯等。

官窑青釉圆洗

官窑青釉圆洗,宋,高6.4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9厘米。

洗敞口,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造型端庄典雅。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开片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

这件宋代官窑圆洗是宋时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

清代乾隆皇帝尤为喜爱,曾为此洗拟诗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洗之外底。诗曰:修内遗来六百年, 喜他脆器尚完全。况非髻垦不入市, 却足清真可设筵。讵必古时无碗制, 由来君道重盂圆。细纹如拟冰之裂, 在玉壶中可并肩。下署“乾隆御题”。

官窑青釉弦纹瓶

官窑青釉弦纹瓶,宋,高33.6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2厘米。

瓶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颈至腹部凸起7道弦纹。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器身布满大片纹,纵横交错。

此瓶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釉面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釉色以粉青为主。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这种装饰主要出现在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表面。或称“开片”、“龟裂”。

官窑青釉蒜头瓶

官窑青釉蒜头瓶,宋,高13.2厘米,口径3.2厘米,足径5.7厘米。

瓶直口,颈部细长,腹部由凹凸的棱线形成似蒜头状的形体,圈足。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片,开片较大且遍布器身。

此瓶釉面肥厚润泽,闪现一种酥油般光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造型上也颇具特色,器身于稳重端庄中以凹凸变化的棱线突出其精巧。

官窑青釉方花盆

官窑青釉方花盆,宋,高9.2厘米,口边长15.3厘米,足边长13.0厘米。

花盆呈长方体形,敞口,器口镶铜,直壁,平底中央开有一渗水圆孔。器底承以四矮足,底足露胎处呈黑褐色,俗称“铁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面开片,开片较大,裂纹遍布器身。

此盆造型规整,釉色青润。

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

官窑青釉盏托

官窑青釉盏托,宋,高5.7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6.7厘米。

盏托敛口,弧形腹,托盘边沿宽大,圈足外撇。内外施满釉,釉色莹润,开有冰裂纹片。

此盏托造型别致,釉面晶莹类玉,为清宫旧藏宋代官窑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盏托是由耳杯承盘发展而来,始制于东晋,南北朝时已较流行,唐代随着江南地区饮茶风俗的盛行,产量有所增加。五代末期,盏腹加深,托变高,美观实用。宋代盏托式样繁多,南北瓷窑无不烧制,托口较前显著增高,颇具特色。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49.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