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绍兴鲁迅故里攻略

网友 2024-08-01 12:39:17

华东绍兴鲁迅故里攻略--华东景点大全

鲁迅故里

绍兴鲁迅故里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早年成长、生活的故土,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占地50公顷,总投资10亿元。经过2年多时间保护和修缮后,鲁迅故里不仅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还可看到鲁迅祖居从未对外开放的西厢房和近期恢复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

桂林到上海旅游_华东五市、西湖、乌镇双飞六日品质游

桂林到华东五市+灵山大佛+双水乡[乌镇.木渎]全景品质六日游

桂林到华东五市+常熟尚湖+灵山大佛+水乡乌镇双飞6日游

简介编辑

画家拇指先生中华名人故居系列:鲁迅故里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反映鲁迅故里优美景色的美术作品众多,以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鲁迅故里》最为有名。[1]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2历史编辑

1994年,纪念馆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1996年,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示范博物馆;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绍兴鲁迅纪念馆一直来注重业务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优质服务,为宣传鲁迅精神和弘扬历史文化作出积极贡献,赢得了广大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纪念馆全年对外开放,每年都有数十万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瞻仰。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莅馆视察、指导。

2002年,绍兴市委、市政府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在鲁迅纪念馆原有基础上,慎重决策实施 《鲁迅故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经过几年来的保护建设和修缮,鲁迅故里已初具规模。不仅保持着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还恢复了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

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对存在于整个故里区域范围内的一般传统民居建筑,大都修旧如旧。

2004年5月,一座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建造的富有绍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展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在鲁迅故里落成。

3特色景点编辑

鲁迅祖居

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为绍兴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台门建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鲁迅的座位,在书房东北角,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三味书

树人绍兴

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

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 习、工作的地方,1881

年9月25日,鲁迅诞生在这里。鲁迅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故乡度过,1981 年新台门易主后,大部分房屋被改建,但鲁迅家主要建筑幸得保存。现室内按原状陈列,不少家什系当年原物。新台门位于东昌坊口西侧,是一座大型的台门建筑,其规模和结构与老台门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共分六进,共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当时,新台门内共居住着覆盆桥周氏中的六个房族,而鲁迅故居则位于新台门的西面。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

百草园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

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这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百草园连同周家新台门的房产易主之后,园地的南北两端虽已改变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样。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 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现大部分园地保持原貌。“短短的泥墙根”则系原物。

风情园

鲁迅笔下风情园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

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市区鲁迅路秋官第,临街朝南。酒店东侧,竖立着一座四柱塔形照牌。塔高二丈许,顶有瓦,有檐,檐下外侧悬一大“酒”字。四柱似竹,塔体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书“咸亨酒店”四个金字。店内摆设格局,悉如鲁迅小说《孔乙己》所状。因此处老酒地道,“过酒坯”(下酒菜)风味纯正,闲暇之时,于此自斟独酌,或约三二酒友品“三酉”而负暄闲聊,均极自在。咸亨酒店有绍兴酒俗博物馆之戏称。

鲁迅纪念馆

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尺度不协

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新建的纪念馆位于鲁迅故里东侧,它东接鲁迅祖居,西邻周家新台门,北毗朱家台门,南临东昌坊口,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

4其它景点编辑

长庆寺

位于绍兴城南塔子桥南堍。寺院坐西朝东,赭墙黑瓦。红色山门上悬挂一块红底烫金的“

长庆寺”匾额。寺院分前后两殿,前殿供一尊如来佛和十八罗汉,后殿供一尊木雕的千手观音像。为保平安,幼年鲁迅曾拜寺里一个和尚为师,有时也去寺里游玩。

土谷祠

土谷祠 ,即土地庙,位于长庆寺斜对面。鲁迅幼时,祠里常有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栖身。鲁迅不朽名篇《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即以祠中一个名叫谢阿桂的游民作为“模特儿”。

安桥头村

安桥头村,即鲁迅外婆家,在绍兴昌安门外,是一个靠近曹娥江边的小村庄。鲁迅幼时常随母亲来外婆家,与村里的农民孩子结下了深厚友谊。农村的所见所闻,成为他今后写作的生活基础。

5文化广场编辑

鲁迅文化广场位于咸亨酒店 西面的鲁迅路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台阶层层叠叠,红花绿 叶相间,草木葱郁,青石板地面 突出了绍兴的传统风貌。广场东 侧,立有一《鲁迅铜像赠款名录》的花岗石巨碑。

广场北部塑有鲁迅铜像,面对鲁迅路,系用黄铜铸造。铜像中的鲁迅面容和蔼可亲,仪容从容安详,透过形象可以明显感受到鲁迅先生睿智的思想、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铜像旁边树立有一《鲁迅铜像碑记》的石碑。

6其他信息编辑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内有序厅、陈列厅、天井、观众休息室等。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点,介绍鲁迅先生生平事迹。

陈列内容分为五大部分。这五大部分分别为:在绍兴(1881-1897);在南京、日本、绍兴(1898-1912);在北京、厦门、广州(1912-1927); 在上海(1927-19360;鲁迅与我们同在。鲁迅在日本留学学医时,与老师 藤野先生 情谊颇深, 下图为陈列厅内两人的塑像。立者为鲁迅。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26060.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