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刘心武登台直言“感动”

网友 2024-10-28 02:39:16

“时间是个圈,也是一根直线!”昨晚,根据刘心武获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同名原创话剧《钟鼓楼》,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参演剧目,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部以独特的舞台时空结构,展现1982年12月12日一天当中12个小时里,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下四合院里几户人家的故事,带领观众们回到了四十年前的市井人家,感受着浓郁的京味文化和烟火人情。年过八旬的原著作者刘心武也亲临现场观看演出,并在谢幕时上台感谢主创和观众,表示“非常感动”。

《钟鼓楼》是刘心武创作于1984年的靠前部长篇小说,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是茅盾文学奖中罕见的专门描写北京故事的获奖作品。话剧《钟鼓楼》首演开场前,有人认出了坐在观众席第六排的刘心武,激动地大声对现场观众介绍:“这位就是我们的刘心武老师!”全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幕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钟鼓楼下一座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四合院。一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婚礼即将举办,四个家庭、二十多个形形***的人物,展现出改革开放后普通人的生活百态;各种酸甜苦辣、嬉笑怒骂,令人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整个演出最特别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创造性地使用了“回文互现”的结构方式,构成并行而又交叉的故事线,让观众们通过不同视角感受同一时空中的芸芸众生,看到一个事情的不同侧面,既表现出了时间的流逝之感,又传递了一种永恒精神的历史传承感。

演出谢幕时,该剧编剧、导演黄盈将刘心武从观众席中请上舞台,观众们再次报以热情的掌声。已经年过八旬的刘心武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他表示:“感谢大家来观看《钟鼓楼》的演出,我也是靠前次看这个剧的演出,我很感动。这是一个距离现在已经40年的故事,如今时代有了很大变化,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这个作品里面凝聚着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北京人身上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宽容厚道,懂得互相谅解,为别人着想。我祝福大家,在流逝的时间里,就让我们用这种宽厚和温情,护佑着我们的人生向前跋涉,一起度过平凡但回味起来有滋有味的人生。”

作家专访

《钟鼓楼》反映中国人的宽厚温情

记者:《钟鼓楼》很早就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前也被拍摄成影视剧,但直到现在才被首次搬上话剧舞台。请问是什么样的契机或原因打动了您,让您把这部作品交给九维文化和黄盈导演来做成话剧呢?

刘心武:关键是我们的一次会面。首先九维下决心来做这部作品,我就很感谢;同时他们请来黄盈导演,让我觉得一见如故。我们之间聊起来不用说更多的话,就能互相明白,这让我很放心,相信这样一个编导肯定能出一个好作品。

记者:您觉得《钟鼓楼》这部作品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精神?

刘心武:《钟鼓楼》是一个群戏,这个戏的主要内核就是表现北京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当中最宝贵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人际关系当中的宽厚和温情。大家不管有多少矛盾冲突、摩擦竞争,到头来都要一起迎向新的生活,形成很好的群体力量。所以这个戏中真正的正面人物,是所有人物的总和,是人性当中善良的部分。

记者: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座重要建筑,《钟鼓楼》被搬上话剧舞台之际,也正值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关键阶段。您觉得《钟鼓楼》这部作品对北京中轴线申遗会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呢?

刘心武:北京中轴线申遗,主要是指中轴线上实体建筑的硬件,比如我们重修了永定门、天桥大街,保护了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在古建筑保护和修整方面,我们这些年做得很好。《钟鼓楼》这个戏应该为中轴线申遗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因为北京中轴线不仅硬件特别好,有物质性文化遗产,而且还有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这就是在中轴线上历代生活的北京市民身上所积累的,也是形成整个中华民族、中国人性格的宽厚与温情。我们要让全世界懂得,我们不是一个好斗的民族,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到今天,包括新中国文化,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文化萌芽,都体现了理解和谅解,温情与容纳。所以我想把这种精神弘扬出来,应该有利于申遗成功。 本报记者 王润 方非 摄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71927.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