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诗》 无以言丨衡水的一座高台成就了《诗经》的千年流传

网友 2024-10-28 01:22:21

在衡水市饶阳县东南,有三个村子分别叫做北师钦、中师钦和南师钦。清乾隆14年(1749年)单作哲编纂的《饶阳县志》记载“毛苌宅在饶阳师钦村,村南有台,名诗经台,相传是当年毛苌讲经之台”。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毛苌曾在饶阳县师钦村广招弟子,并于诗经台上传授、注解《诗经》,这座台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源头之一。

史书有关毛苌的记载,《前汉书》只记毛公,没有记其名字与家乡。到三国时吴国陆玑的《草木鸟兽虫鱼疏》,乃说有大小二毛公,大毛公为鲁人毛亨,小毛公为赵人毛苌。相传毛亨和毛苌为叔侄关系,毛苌大约生于公元前220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毛亨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决定把《诗经》传给毛苌。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焚书坑儒的建议,把天下藏有的《诗》《书》等诸子百家的著述一律烧之,并于第二年又坑***了大量儒生。以传《诗》为己任的毛亨深感大祸临头,急忙带着9岁的毛苌告别鲁国,避难山间林莽,隐姓埋名,并根据记忆开始整理、传授《诗故训传》(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到汉初时,传诗的共有四家,分别是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燕人韩婴和鲁人毛亨。后来其他三家尽亡,独留毛诗传世。

毛亨病故后,为躲避战乱,毛苌乘船沿滹池河(西汉称滹沱河为滹池河)东下,途经饶邑(今饶阳),见这里水草丰茂,池荷绽放,景致迷人。同时,饶邑曾先后分属齐、晋、赵、鲁,既有燕赵之风,又有齐鲁之习,文化底蕴丰厚,人民知书达理,是难得的修身之地。于是,毛苌决定在城东6公里处莲花泊北边一个叫荷花坑的小村住下。毛苌不忘叔父毛亨嘱托,日常除帮助村民在田间种植高粱、谷子外,还利用休息时间给当地百姓传授《诗经》。一时,很多人慕名而来,大家经常聚集在荷花坑村听毛苌传诗。

公元前191年,汉惠帝撤消了《焚书律》,长期受到压抑的各种思想和文化艺术得以正常发展,尊崇儒学之风很快传到荷花坑村。当地村民非常欣喜,于是在村南修建了一座土台子,并在上面搭建起来一个能避风挡雨的毛草房,方便毛苌传诗,这就是最初的诗经台。

随着毛苌传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把这座高台称为“诗经台”。因诗经台的出现,荷花坑村慢慢地被改叫了“诗经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毛苌在诗经村传授《诗经》,把“诗”字改为“师”,以表达要世代以毛苌为师,将“经”字改为“钦”,以表达对毛苌的钦佩和敬仰,这样古荷花坑村又从“诗经村”变成了“师钦村”。现在的师钦村还保留延续着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举办诗经台庙会的习俗,这天附近村庄的人们和来年高考的学习都会来寻访仙尊,祭拜毛苌。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封其子刘德为“河间献王”。刘德是一位修学好古的开明君王,他招揽贤士,尽求善书,当他得知毛苌在饶阳筑台讲学的消息后,礼聘再三,最后终于把毛苌请到河间讲学,并封其为“河间献王博士”。

饶阳诗经台历代都受到民间和朝廷重视。至清光绪年间,诗经台面积约50亩,正中有一个高1.2丈、宽15丈、长30丈,周围用二尺大青砖砌起高台子。台上有三座大殿,分前后两院。前面有东西两殿,店内有世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经手抄稿和题诗。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69176.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