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画作:传神表现传统文化

网友 2023-11-04 15:19:53

近现代很多国画大师都有关于端午主题的画作流传。下面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尤其值得欣赏。

任伯年

清代任伯年的《端午图》素朴清雅,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似乎可以看见作者饮黄酒小酌的悠闲场景。

吴昌硕

艺术大师吴昌硕特别钟爱端午,并留下多幅相关画作。

《端阳即物立轴》收录于《吴昌硕全集》。画面上写有:“榴红蒲草活,艾绿枇杷鲜。不画三足蟾,诗以补其全。诗成赏端阳,商略明泉煎。大聋时年八十有三。”画中,端午时节的石榴、蒲草、艾草、枇杷等物均入画中。

《端午景图轴》收录于《故宫藏吴昌硕书画全集 绘画 一》,是吴昌硕于光绪年间所作,上面题有“光绪岁甲辰端阳即景。吴苦铁”。

创作《端阳嘉果图轴》时,吴昌硕已经75岁。他在上面题写了“端阳佳果熟熏风,色似黄金不救贫。曾伴榴花作清供,馋涎三尺挂儿童。穷误作贫,老缶自检。戊午先重阳四日客海上去驻随缘室,吴昌硕时年七十五。黏壁自赏极似李复堂老年笔意。缶道人又记于禅甓轩。”该画作收录于《吴昌硕作品集》。

《端午画虎立轴》也作于光绪年间。“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予不善此,泼墨作真虎状,对饮一斗,用辟百邪。光绪丁酉端阳,昌硕。”

张大千

张大千1923年作端午主题画《五瑞图》 ,上书:“癸亥五日,仿石涛和尚画法,奉少白老长兄清玩。大千弟爰,时闲客虎林。”有意思的是,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的1979年,他又作《端午习俗》。这次题的字是:“雄黄大蒜千年俗,簪艾悬蒲万户欢。祗有老夫枵腹坐,画符吓鬼近来难。古来午日俱画赤灵符,今无复见矣。六十八年午日戏作,八十一叟爰。”

齐白石

齐白石1953年所作的《端午》中有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等,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少胜多,以寥寥几笔将之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

一两棵艾叶、菖蒲、三两粽子,那几笔浓破淡的棕绳瞬间激活了画面,凸现出白石老人在节日期间的欢愉及对生活的热情。

丰子恺

擅画生活烟火气的丰子恺创作过多幅《买粽子》和《吃粽子》的漫画。据说朱自清在看了丰子恺《买粽子》的画后说:“上海也不曾委曲你,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

《雄黄角黍过端阳》画中的母亲正在为儿童在额头上画一个王字,上有题字曰“雄黄角黍过端阳”。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郎世宁

除了国画大师们喜欢以端午作主题创作外,清朝著名宫廷画家郎世宁也曾用西方油画语言绘制过《午瑞图》。该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款署:“臣郎世宁恭画”,下钤二印,印文模糊不辨。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画面中,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虽然画面没有落年款,但根据清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此图应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属郎世宁在中国的早期作品。

尽管此图中郎世宁对静物的表现技法源自欧洲油画,然而其内容反映的却是蕴含华夏民族两千余年文化精髓的风俗。正是由于借助兼得中外、博取东西的折衷技巧与迎合中国皇帝趣味的题材择选,才使郎世宁成为深得雍正、乾隆两位帝王赏识、并且大加重用的西洋画家,他有为数不少的画作存世亦得益于此。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清,绢本,设色,纵187厘米,横101.5厘米。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由12张图组成,分别描绘雍正皇帝在一年十二个月份中的生活休闲场面。对于画面中的场景,美术史界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图中场景有学者认为是画家虚拟的场景,也有的认为是借鉴了圆明园的场景。

《五月竞舟》图描绘的是五月端午时节,皇家欢度端午节的情景。图中雍正皇帝身着汉装,与众皇妃、皇子欢坐于码头楼阁之上,数艘华丽的宫廷龙舟驰骋于水面之上。整幅画面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 本文地址:https://lvyou.luluxiong.com/gonglue/318.html
  • 侵权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相关文章